发布时间:2018-08-03 09:07 我要投稿
郑州一家医美机构整形变毁容 ,事后换马甲逃避责任的事情 ,经本报连续报导后 ,引起社会普遍留意 。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魏浩 文 吴国强 摄影
昨天 ,郑州市卫生计生监督局有关主管人表示,将开展联合执法机制,联合公安 、工商等部门彻查此事 。
在此期间,也有业内人员透露称,目前整个医美领域仍处于“灰色”繁荣期,福汇外汇官网各种违规路数已成不成文的行规。
进展
多部门将联合执法彻查涉事美容机构
近两天,《大河报》报导了商丘邵女士通过郑州千禾美容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郑州千禾美容)做“自体脂肪填充术”后 ,出现术后感染面部溃烂流脓乃至“面目全非”的遭遇。
随着采访深入,涉事机构试图掩盖违规事实的面目也逐渐清晰起来。
昨天下午 ,郑州市二七区计生卫生监督所和中原区计生卫生监督所联合派出执法人员 ,再次到位于郑州市秦岭路的郑州千禾美容新址调查 。
与此前预想的结论一样 ,当事人仍旧拿出“中原安可忍医疗美容诊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矢口否认与郑州千禾美容有联系 。
昨晚6时许,记者在该店门口看到,一楼的玻璃门已经上锁,迎面墙上“千禾医疗美容”的招牌 ,已经去掉 。
位于郑州市秦岭路的千禾美容新址也锁门闭客
对此,AVA外汇交易郑州市卫生计生监督局有关主管人表示 ,将开展联合执法机制 ,协调公安、工商部门联合执法 ,彻查此事。据了解,目前执法人员已调取郑州千禾美容的工商资料,开展有关工作。
痛心
患者溃烂的洞内部已连成一片
学者感叹感染之重
据了解,邵女士在术后第一次发现感染现状后,曾向郑州千禾美容反馈 。
随后 ,为其实行手术的医师李某岩 ,又在同一手术室将脓肿的液体抽出,找熟人小诊所输液后 ,让邵女士回到了商丘。
不料在郑大一附院就诊时,邵女士的术后感染严峻程度,让接诊的医师都连呼罕见。
昨天 ,郑大一附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崔正军说 ,邵女士这样的感染程度 ,他从业这么多年来 ,在数百例类似现状的患者中,都极为罕见:整个面部大规模感染化脓 ,几个溃烂的洞内部 ,已经连成一片。
谈及感染的原因 ,崔正军教授说 ,这类现状不外乎手术前后的消毒 、无菌流程不到位和术后运维不规范等。
至于后期的修复治疗 ,还需很长时间以及二次的手术应对 。
揭幕
微整形是毁容重灾区
医美灰色产业链条拉长
近日,本报报导引起普遍留意的并且 ,AVA爱华外汇也有多名业内人员爆料称 ,郑州还有不少以生活美容为名,实则进行医疗美容的灰色地带。
即便是获得合法外衣的医美机构也被高回报所诱惑,进行违规甚至违法的流程。
至于邵女士在整形前后的遭遇 ,正是这些医美机构的惯用伎俩 。
○全领域流行用艺名,认识两三年不知其真名
据知情人爆料,目前整个医美圈内 ,大部分从业者对外都利用艺名 。“微信名片、学者简介 ,只要是顾客能看到的地方,全都用艺名 。”
该人员说,大家在一起交流 、搞活动等场合,从业者之间都直呼艺名,“有的人认识两三年了,也不知道真名” 。
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在出现纠纷或者被举报投诉后 ,迅速脱身。“大不了换个地方 ,或者干脆去其他都市干,也就换个微信号和移动设备号而已。”
○微整形店全部租房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逃避监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租房营业、遭遇投诉立马搬家,与利用艺名的现状大致相当 ,整个郑州市内的微整形、纹绣美容店从业者 ,几乎都是在写字楼、居民楼里租房经营。
“虽然屋里装得很像回事,但门口没招牌 ,和普通居民家一样 ,一般人看不出来屋里是做什么的 。”而出入的顾客,也都是提早预约好,“一般陌生人摸不到这些地方”。此举同样是从业者为了迅速脱身。
○微整形培训班遍地,学员互扎练几天回家就开店
双眼皮 、埋线、纹绣 ,各种涉及医疗美容的培训班,学费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
“费用主要根据培训机构的名气和讲师的资历而定 。”知情人说,只要交学费 ,就可以参加学习,课程一般两天左右。
以美容针培训为例 ,培训班除了让学员在模型上扎针练习外 ,还会让学员自由组合练习 。
“你扎我,我扎你,就这样练几天 ,拿到一个培训机构发的结业证,回家就开店了”。
但根据有关法规,但凡涉及破皮的、见血的治疗项目 ,一般美容院都没有资格流程 ,包括割双眼皮 ,打瘦脸针、美白针等。
○高额回报,介绍顾客最高拿50%提成
以郑州千禾美容为例,该机构推动学员为销售代理的前提,是学员先做手术 。每天在群里发对学员特价的项目 ,以及学员做过医疗美容项目后的效果。
“你不做美容 ,咋给顾客介绍项目?”而做销售的回报,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目前郑州多数医美机构会给介绍顾客的学员,可以拿到销售额30%左右的提成,也有机构会给到50% 。
○医师和护士“挂证” ,平时很少见到真人
在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美机构内 ,为了压缩成本,部分机构租来主治医师 、麻醉师和护士的资格,而平时在店内从业的,可能只有一名医师。
不仅如此,一些必须由医师流程的手术,比如玻尿酸、水光针的注射 、纹眉等项目 ,却由护士流程;按条例应该医师填写的病历等资料 ,平时也由他人代劳。
○逃避监管做两套账,违规产品大行其道
同样是玻尿酸、肉毒素等美容用品,按照有关条例,必须单独做台账 ,并具体记录产品进货量 、利用量、顾客姓名 、手术医师和处方。但在一些医美机构内,没有政府正式进口资料的所谓进口产品大行其道。
“这些产品或者是国内作坊的产品 ,或者是非法进口的产品 ,总之都没有保养保养。”而为了逃避监管 ,这些机构都会制作两份台账。
○拿钱就可以买到合法医美机构资质
与一般的违规流程不同,部分医美机构的流程手段,更加令人瞠目:专门的人员主管审批资质 、开医疗美容诊所或门诊,而后全盘卖给没有资质的从业者。
两者换身,只需变更一个法人名字即可 。如果之前挂证的医师谈不拢,“接盘者”还需另找医师 。“这种现状目前在郑州不多,但是有存在,名字就不便说了 。”该知情者道。
○韩国欧巴可能只是街头小哥
去年还是街头美发店的学员,过个春节就变成韩国欧巴了?这也不稀罕。
据业内人员称,一些医美机构为迎合女孩的爱好 ,专门请来“韩国”学者 。但仔细分辨的话,很容易从谈话中听出一口南方口音。(本文部分图像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