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25 18:08 我要投稿
法医张孝刚
在法医张孝刚的软件箱里 ,各类剪刀有近10把
悬疑电视剧中 ,法医探案的情节对比常见,法医博学、专业 ,是高大上的“专业人员”。
而从警28年的郑州法医张孝刚却不爱看这些电视剧 ,“拍得不写实 ,太花哨。”
在殡仪馆上班,和尸体打交道,受到嗅觉、视觉的双重冲击 。在他眼里 ,福汇外汇平台MT4下载法医是从事高深专业的工种,脏和累的背后 ,让死者“说话”、揭示案件的真相 ,是他最大的职业成就感 。
【法医的特殊经历】生日当天,上午殡仪馆下午太平间
今年48岁的张孝刚 ,EC外汇代理是郑州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刑科所七大队教导员 ,自1990年穿上法医的白大褂后,工作再没变过。
农历十一月十三 ,是张孝刚的生日,除了工作忙不开 ,他每年都会在这天陪母亲吃顿饭。去年的生日 ,他却没能和母亲一块儿过。
当天一大早,张孝刚赶到了郑州市殡仪馆 ,“把新机构打理打理,挂挂灯笼。”张孝刚说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机构在殡仪馆内盖了一栋三层小楼,供他们日常工作。母亲前一天就给他打电话 ,叮嘱他“吃个鸡蛋”,还说晚上要一块儿吃饭 。
而午饭时的一个电话,打乱了张孝刚的节奏 。郑东新区一处卫生间出现一具尸体,已经运到了医疗机构。张孝刚放下碗,驱车赶往医疗机构太平间,完成解剖解读等工作后,已经到了后半夜 。
在机构一块儿洗澡聊天时,同事李智慧才知道,当天是张孝刚的生日。“上午殡仪馆 ,下午太平间 。”李智慧开玩笑道 ,他的这个生日“不一般”。
第一次看到泡着的尸体 ,半年没缓过劲儿
随时出现场 ,是福汇官网法医的工作特性 。身材瘦削的张孝刚 ,起初也吃不消。
“学法医也算阴差阳错。”张孝刚说,他一直对物理感兴趣,高中时就能拆改组装收音机,高考时也报考了物理专业 ,最后因几分之差调剂到了当时的洛阳医专法医专业。
系主任见了张孝刚后 ,劝他“改临床” ,并给他看了一些案发现场的图像。
图像很血腥 ,却没吓到张孝刚 ,他还是持续学法医 。
胆子虽大 ,但张孝刚第一次看到被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后,半年没缓过劲儿,“当时有一种小吃叫人造肉,看了尸体后我再没吃过 。”
虽有不适,张孝刚的专业知识却很过硬,结业后分配到了当时的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工作 。
报到当天 ,正办手续的张孝刚接到通报,国棉六厂一女员工喝药自杀 ,需要赶往现场 。“根本来不及反应 。”张孝刚意识到 ,这样的工作节奏,以后将是常态。
面对1500多具尸体,他吐过两次
开棺验尸,除了视觉上的刺激,尸臭同样难以忍受 。从业这么多年,他检验过13500多例活体 、1500多具尸体。面对视觉和嗅觉的双重刺激,这些年来,他吐过两次 。
“最近一次是1994年,开棺验尸时我吸了一口尸气 ,吐了一口,尸体放了20多天。”他说。
通常 ,尸臭会在法医的身上存留一个星期,头发 、衣服都会吸附上味道 。“只要我们一上车,都是尸臭味。”张孝刚说,身上的味道洗几遍都去不掉,家人也慢慢适应了。
到后来,张孝刚已能很平静地面对尸体,“就像一份平常的工作,去干就好了 。”
【法医的关键作用】法医是杂家 ,植物学 、地矿学都懂点儿
张孝刚的耗材箱里 ,装着手套、检材盒、注射器 、温度计等 ,各类剪刀有近10把。在他看来,法医其实也是个杂家,需要了解医学、昆虫学、植物学 、地矿学 、纺织学 、建筑学、金属原资料等方面的知识 。
这些学科知识的支撑,直接作用了法医最后对案件的定性。
比如 ,查看死者压着的绿植 ,可以推断出死亡时间;头部粘上的沙土是机制沙还是河沙,可以判断出处;血迹滴落的方向,能解读出击打方法;牙齿、骨头的长短,就能断定无名尸体的年龄 、性别 、身高 。
去年年底 ,在郑州一快捷酒店内发现一名用皮带上吊死亡的男子,出警民警无法确定自杀还是他杀,找到了张孝刚 。
“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死者没有外伤 ,垃圾篓里有几盒开封过的头孢和一个空白酒瓶 ,有两根皮带,窗户也是进入的 。”张孝刚断定,死者先后试图跳楼 、服药自杀,无果后用皮带上吊终止了自己的生命。
他杀还是自杀?现场同事等他出结论
作为刑事案件后期起诉判决关键依据的供给者 ,法医的关键性不容忽视。
张孝刚说,一到案发现场,同事就会盯着自己 ,伴随着同样的开场白 ,“人是咋死的?啥时候死的?”
2010年冬天 ,一名年轻男子骑摩托车死在了荥阳一处乡间公路上 ,案件性质不明 ,张孝刚赶往现场勘查 。
他向河南商报记者回忆道,男子倒在弯道路面中间,颅骨粉碎 ,现场只有摩托车的零部件,路边的玉米秆上有死者的血迹 。
将尸体拉到殡仪馆尸检后,张孝刚得出了他杀的结论,“死者掌骨骨折 、袖口处有血,说明曾用双手护头,身上有一处圆形伤口 ,我推断是用钢管捣的,证实他是否死亡 。”
最后,根据警方后续侦查,这名男子因曾打过女朋友的父亲,被女朋友雇凶杀害。
让尸体说话 ,法医是侦查环节的“后卫”
因为神秘 ,法医类影视作品一直受人喜欢 ,张孝刚却很少看 ,觉得“拍得不写实 ,太花哨。”
这两年,“工匠”这个词不断被提及 ,张孝刚开玩笑说,法医也是一名工匠 ,干着“高深的专业”。
整日与尸体“打交道”,脏累是常态,他却不厌烦 ,时间长了,反而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让尸体说话,用证据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
每勘查一个案发现场,张孝刚就像下了一盘象棋,中心现场在哪、关联现场在哪、证据链如何串联、血迹如何应对 ,落子前都要多想几步 。
法医认定的每一起案件死因 ,直接作用后期诉讼判决 ,所以这是“不允许出错的工作” 。
勘查一起案发现场到后期解剖尸体解读,少则几个小时 ,多则十几二十个小时。“默默无闻,步步关键。”张孝刚说,法医就相当于足球场上的“后卫”。(记者 高鹏/文 刘鸿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