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9-12 09:43 我要投稿
会场遇到家乡资讯人,陈冬欣然合影。
本报讯时间是无形却公平的,很多人的成功可能就来自对时间的珍惜或把控 。8日晚,群星璀璨,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上演 ,神舟十一号宇航员陈冬,斯诺克球手丁俊晖,著名演员、福汇平台杠杆东阳易星传媒创始人黄晓明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魏坤琳等十余名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围绕“看见时间的刻度”展开探讨。
陈冬 :我在太空中能“看到时间的刻度”
“过去一年你对于时间的掌控是增强还是减弱了?”在圆桌会首个投票环节,所有在场圆桌领袖对这个难题做出了泾渭分明的选择。而陈冬的选择是后者。
陈冬说明道,过去的一年对他而言是放慢节奏的一年,蓝莓外汇平台因为在2016年他进行了一年的训练 ,紧张而充实,学习和工作效率很高。“2017年是身体的康复和对生活的再适应 。”
作为一名生于河南的中国宇航员 ,陈冬具体叙述了自己在太空中对时间的感知 。他说,因为专心使命 ,所以感觉太空中的33天“一眨眼就过去了” ,航天器绕地球一圈是90分钟,他一天内就能看到16次日出日落。他经常透过航天器的玻璃窗眺望地球。
陈冬感慨道:“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看见时间的刻度’,我觉得比起在座的各位 ,应该我看到的最多,在太空上能清楚地看到白天和黑夜的界限 。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表盘,很奇妙 。”
在辩论环节,大家对电子产品和游戏的沉迷难题也倡导了自己的看法,陈冬说,自己并没有太限制儿童的游戏时间,因为对游戏的专注也是一种专注,但他并且认为,儿童的游戏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也会作用成长。他说,XM外汇官网希望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都能够“把移动设备变回移动设备 ,让自己做回自己”。
面对微信黄晓明有“强迫症”,魏坤琳说其实没那么多有效数据
技术革新一方面提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效率,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生活方法带来颠覆式的作用 。回想十年前 ,无论是工作、社交 、学习、数据获取,都相对定时定量界限分明,而在素材无限下拉 、碎片化个人定制推送 、工作和私人社交在微信上交融的时代,时间的分区似乎变得无比模糊。技术打碎时间和工作界限的并且,人们如何更好地运维有限的时间 ?各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一大堆微信资讯,我的应对方法是先干自己计划内的事情,忙完了逐一了解来信、回复 ,当然也有一部分就不回复了。”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谢勇的最后一句话,赢得了在场嘉宾会心的笑。
“我也非常不喜欢长时间的语音数据 ,比如超过3秒 。”黄晓明复制 ,但天蝎座的他却有处女座的“强迫症” ,看到微信有未读数据 ,一定要去点,“把一个个小红点都点开。”
“这种强迫症是担心错过有效数据的心理 。”魏坤琳说,但实际上快捷的通讯并没有很多有效数据 ,比如年轻人发了十几句话,都是表情包 ,“不要做技术的奴隶 ,而要学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