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7 08:31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86年前 ,三千余名红军战士在社旗的一场战斗中壮烈牺牲 ,埋骨于此 。70年前,外汇平台福汇官网徐广甫的二伯开展为烈士们守陵 ,自此两代人从未间断守护至今。如今 ,徐广甫已经是82岁高龄,依旧希望家人能一直守护下去 ,把守陵使命传给下一代 。
>>他想一代一代守下去
4月1日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社旗县烈士陵园已经打扫得一尘不染 ,静静等待着群众来缅怀革命先烈 。
在此已守陵27年的徐广甫站在一旁 ,正给小学子们讲述革命先烈事迹。
27年来,烈士精神成了徐广甫的精神支柱,而徐广甫的默默守护,也感动着村里的人们。从前 ,每到清明节 ,徐广甫就认真地将陵园打扫干净,为前来凭吊的青少年作报告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如今,徐广甫的身体已经不如往日 ,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AVA爱华外汇平台烈士陵园的主管人便把看门的使命分给了他,并且把门口东侧的两间办公室作为他的居所。
徐广甫说,他的身子还结实 ,儿子也能接着干。只要徐家有后人 ,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定把烈士墓看守好,让后人牢记这段历史 。
>>伯父临终前叮嘱他守护烈士墓
今年82岁的老党员徐广甫,1991年从二伯徐守义手中接过守陵的重任后 ,一干就是27年 ,他接待了几百批次的扫墓队伍 ,为群众讲述真实的革命烈士事迹 。
徐广甫说,二伯去世前把他和家人叫到床前,叮嘱无论以后发生什么事,徐家后人一定要好好守护烈士墓。
4月1日,在社旗县烈士陵园内,记者见到了徐广甫老年人 。老年人手指其中一个烈士的纪念碑,叹息着说:“最早在陵园的12名烈士中 ,只有18岁的李永祯有名有姓 ,他的老家应该是在河北一带 ,但具体也不知道是在哪里。这些烈士为了解放这里的老百姓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便坚定决心要替他们的亲人一直守护下去 ,每年清明就带着儿孙们祭奠先烈,希望这样的守护能够代代相传。”
>>70年守护 ,AVA爱华外汇代理见证陵园变迁
70年来,在徐广甫一家两代的悉心守护下,烈士陵园幽静整洁 ,松柏环抱中一座座陵墓巍然屹立 ,让人肃然起敬。
徐广甫如数家珍地介绍焕然一新的陵园说 :“这两年陵园新建后,来瞻仰烈士的群众逐渐多了起来 ,虽然人很多,但陵园却只能听到脚步声和低泣声 ,那份对烈士们的怀念和敬仰,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对守卫烈士陵园也有了新的认识 。”
“我是军人 ,也是党员。”徐广甫告诉记者 ,他对烈士们的感情很深 。
1991年,为了看护好陵园 ,徐广甫干脆住进陵园门口的两间简易房里 ,这一住就是27年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徐广甫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每天清晨清扫、修剪 ,傍晚时查看有无火灾隐患,清除杂草和杂物……每天 ,他都把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 ,保持陵园整洁肃穆。夏季雨水较多时,陵园积水,他就在四周开挖排水沟。每年清明 ,徐广甫都要带上儿童们给烈士扫墓,缅怀先烈 。
>>面对清贫与“孤独”,他说有烈士们与他相伴
徐广甫说:“我想终身守护烈士们 ,无怨无悔 。”
以前,徐广甫守陵的工资每个月只有50元 。2017年初,当地民政局得知现状后 ,将他的工资提高到了350元。
他说 :“工资多少无所谓,够吃够用就行了 ,我想终身守护烈士们,无怨无悔。”
说及儿女,徐广甫诚恳地说,老伴已过世40多年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常来看他,都很拥护他的工作。临别时 ,徐广甫说 :“其实我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烈士陵园主管人表示 ,徐广甫已是耄耋之年 ,思考到他的身体和陵园运营,想另觅一处居所把老年人安置下来 ,目前目前征求他的意见。(记者 郭启朝 通讯员 程海舟)